首页- 本刊动态

送课到校:共建科学教育实验校 | “身边的珍稀野生动物——中国绿孔雀研究与保护”讲座暨科学教育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生物学通报》创刊于1952年,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生物学通报》自创刊之日起,便以服务于中等生物学教育教学为办刊宗旨。本刊依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要求和一线教学实践所需,增设了“科学教育研究”“跨学科实践活动”“教师专业知识与发展”等新栏目。

本着回馈社会的初心,围绕本刊重点研究方向,邀请审稿编委、教研专家、专业领域专家,举办系列“送课到校”公益活动,将课程直接送到学校,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研讨,更有针对性、更有成效地服务一线教学。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3〕12号)要求,2024年1月31日,教育部官网公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首批实验区124个、实验校994所。本刊响应国家政策,助力科学教育发展,同时也希望与科学教育实验校成为合作伙伴,在实验校的科普平台搭建、科学实验室建设、校外研学活动等各类科学教育项目中共同发展,特别策划举办“送课到校:共建科学教育实验校”专题活动。

2025年4月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期刊社主办、《生物学通报》承办的“送课到校:共建科学教育实验校”专题活动2025年第2期“身边的珍稀野生动物——中国绿孔雀研究与保护”讲座暨科学教育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image.png


本次“送课到校"活动的一线教学单位是教育部公示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本次活动以线上腾讯会议的方式进行,参会的有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300余师生。同时,《生物学通报》微信公众号进行全程直播,直播间流量1000+《生物学通报》编辑部包丽芹老师主持此次活动。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臧伟伟老师对学校进行了介绍。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是云南省一级三等高中,国家“劳动技术教育先进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绿色学校” “平安校园”“民族团结示范学校”,学校基础设施完备,配有科技馆、标准化实验室、计算机教室、智慧课堂教室等教学设备设施,于2023年被国家教育部纳入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实验校创建名单(第三协同组)。

image.png


此次讲座邀请到的报告人是崔多英研究员,担任北京动物学会理事,北京动物园重点实验室动物生态研究室组长,主要从事动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曾经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四川卧龙、宁夏贺兰山、贵州梵净山、云南无量山、江苏盐城和北京地区从事东北虎、黑熊、大熊猫、岩羊、马鹿、黔金丝猴、黑叶猴、长臂猿、绿孔雀、丹顶鹤、鸳鸯等濒危野生动物的野外调查和保护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环境部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等科研项目10余项。在Natur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动物学杂志、野生动物学报、光明日报等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和科普文章60余篇。

image.png


本次活动主题是“身边的珍稀野生动物——中国绿孔雀研究与保护”讲座暨科学教育研讨活动崔多英研究员介绍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的野生动物多样性、中国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野生动物保护的方法、中国绿孔雀研究与保护等,展示了丰富的野外考察的照片翔实的数据同时,也为在座的生物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专业的、正确的科普,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本次送课得到会场及直播间所有听讲教师的良好反馈。

讲座报告结束后,进入本次活动的第二模块: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参会教师和学生与崔多英研究员进行了线上“面对面”的交流研讨。师生与专家互动积极踊跃,就绿孔雀就地保护、绿孔雀野外调查方法、野生动物放生等问题与崔多英研究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送课到校:共建科学教育实验校”专题活动2025年第2期“身边的珍稀野生动物——中国绿孔雀研究与保护”讲座暨科学教育研讨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