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通报》封面每期关注一个主题,图片及文字说明特约于生物学领域专家、学者,关注珍稀濒危植物、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以及代表性微生物等自然与生态主题。
本期封面关注——朱鹮。朱鹮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 濒危(EN)物种。我国对朱鹮及其栖息地采取了最严格的就地保护措施,同时积极开展朱鹮笼养繁育技术的探索,为其脱离濒危处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封面说明】
朱鹮(Nipponia nippon),别名朱鹭、日本风头鹮 、红 鹤 ,英 文 名 Crested Ibis,隶 属 于 鹈 形 目(Pelecaniformes)鹮 科(Threskiornithidae)朱 鹮 属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IUCN 濒危(EN)物种。朱鹮主要栖息于温带山区、森林和丘陵地带,通常在树上筑巢。它们白天在水边或水田中觅食,喜食泥鳅、螺蛳等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我国、俄罗斯、朝鲜半岛和日本,但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繁殖成功率下降、食物资源短缺、捕猎和掏鸟蛋、营巢树被砍伐以及湿地面积减小等原因,朱鹮种群逐渐走向衰退,相继从各个栖息地消失。1981 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研究组在陕西洋县重新发现了 7 只朱鹮,这是当时全世界仅存的野生朱鹮种群。
朱鹮被重新发现以后,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对朱鹮及其栖息地采取了最严格的就地保护措施,同时积极开展朱鹮笼养繁育技术的探索,壮大朱鹮笼养种群数量,为后续开展的朱鹮野化放归项目提供动物来源。经过 40 多年的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化放归项目的实施,我国朱鹮种群数量已经达到 9 000 余只,为该物种脱离濒危处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曾向日本、韩国等国家赠送朱鹮,通过朱鹮的保护和交流,进一步调换血缘,扩大朱鹮种群,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和合作。
摄影/撰文:崔多英
(北京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